ENGLISH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 教学机构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政策法规
        • 人才招聘
        • 就业指导
      • 教育教学
        • 顾问专家
        • 通知公告
        • 课题研究
        • 失信曝光
        • 在线学习
        • 技能证书
        • 资质文件
      • 专业设置
        • 工商管理系
        • 计算机系
        • 经济管理学院
      • 党团建设
        • 党建工作
      • 学术科研
      • 师生天地
      • 远程培训
      • 招生就业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关于举办“梵净山茶石阡苔茶杯”2015年贵州省第四届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的通知
      --
      来源:黔工总字〔2015〕9号 更新时间:2015/3/11  

      各市(州)总工会、人社局、供销社、茶办:

      为贯彻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部署,落实《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繁荣茶文化,促进茶叶加工技能水平的提高,决定举办“梵净山茶·石阡苔茶杯”2015年贵州省第四届手工制茶技能大赛。旨在通过竞赛,充分展示弘扬我国茶叶传统加工工艺,为茶业企业、茶业从业人员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推动手工制茶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创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名称、主题、时间、地点

          (一)名称:“梵净山茶·石阡苔茶杯”2015年贵州省第四届手工制茶技能大赛

          (二)主题:传承弘扬茶技艺,挖掘培育茶艺人,

                      加快提升茶产业,跨越繁荣茶经济。

      (三)时间及地点:

      报到时间:2015年4月19日

      报到地点:贵州省石阡县临江大酒店

      比赛时间:2015年4月20-21日

      比赛地点:贵州省龙塘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

      二、举办单位

      主办:贵州省总工会,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承办:贵州省财贸金融工会工作委员会,贵州省茶叶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民族民间茶文化研究中心,多彩贵州网,铜仁市农业委员会,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中共石阡县委、县人民政府。

      协办:石阡县茶业协会,石阡县茶叶管理局,贵州苔茶集团,贵州夷州贡茶公司,贵州祥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正岩苔茶有限公司。

          三、组织机构设置

      大赛成立“梵净山茶·石阡苔茶杯”2015年贵州省第四届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组委会、执委会、宣传组、裁判组、仲裁组、命题组(见附件1)。

          四、比赛规则、内容及方式

      大赛设四项个人单项赛,不设团体赛。

      大赛按照茶叶加工工《国家职业标准--茶叶加工工》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开展进行,分为茶叶理论知识考试与手工实操制茶两部分进行比赛,总成绩按百分制(100分)计: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占20%;实际操作比赛成绩占80%。

      (一)理论知识考试

      大赛采取严格保密措施。制作A、B两套密封试卷,在考前由大赛组委会任抽一套试卷作为考试卷;理论考试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闭卷、笔试;由2—3名老师严格认真作好监考、评卷、复核、计算、登统等工作。

      (二)实际操作比赛

          1.实操比赛内容:

          (1)手工扁形绿茶——加工原料:茶青0.5kg(一芽一叶);比赛时限:2小时(茶青→成品茶);设备:电炒锅。

      (2)手工卷曲形绿茶——加工原料:茶青0.5kg(一芽一叶);比赛时限:2小时(茶青→成品茶);设备:电炒锅。

      (3)手工青茶(乌龙茶)——加工原料:茶青2.5kg(开面二、三叶或同等嫩度对夹叶);比赛时限:24小时(茶青→成品茶);设备:水筛、凉青架、电炒锅、烘焙箱等。

      (4)手工红条茶——加工原料:茶青2.5kg(一芽一叶);比赛时间:24小时(茶青→成品茶);设备:水筛、凉青架、发酵室、烘焙箱等。

      2.实操评分原则:

      (1)大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评茶专家(11—13位)组成裁判组,负责赛项的评审评分工作。

      (3)评审成员应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认真评分,严禁随意打分和人情分。

      (4)各赛样均采用密码编号、密码评审、评分,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其感官审评分和制率分之和的加权平均分为参赛者实操最终得分。

          3.实操评分方法:

      大赛遵照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要求的规定执行,并增加足干按GB/T8304-2013后的制率评分,实操成绩为100分:成品茶样感官审评占95%,制率占5%;由裁判分别评分,组长认可后取平均分,若遇总分相等,则按权数大的优先;评分如遇争议由裁判长最终裁定。

      4.实操评分细则:

       

      成品茶样评分标准

      样号

      感官审评(95%)

      制率(5%)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重量

      水分

      碎末

       

      茶叶感官品质各项权数分配如下表

      茶类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绿茶(扁  形)

      25

      10

      25

      30

      10

      绿茶(卷曲形)

      25

      10

      25

      30

      10

      红        茶

      25

      10

      25

      30

      10

      青茶(乌龙茶)       

      20

      5

      30

      35

      10

         5.实操比赛流程:

      (1)参赛选手必须按抽签先后顺序,在规定时间内入场,按指令开始进行比赛。

      (2)比赛原料、设备由大赛统一定量提供,参赛选手按照规定报名参赛的项目在规定比赛时限内制作出名实相符的茶样。

      (3)由组委会指定专人进行收样、称量、登记、编码、封存。

          (4)裁判组按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进行评审、打分,并增加足干按GB/T8304-2013后的制率评分。

          五、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一)奖项设置:

          各赛项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二)奖励办法:

      1.颁发奖励证书和适当奖金,一等奖奖金3000元;二等奖奖金2000元;三等奖奖金1000元。

      2.获各赛项第一名的选手,按程序向省总工会申报“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3.获各赛项第一名的选手,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贵州省技术能手”称号。

      4.获各赛项第一至第六名的选手,未取得高级茶叶加工工职业资格的可直接晋升高级茶叶加工工职业资格,已取得高级茶叶加工工职业资格的直接晋升茶叶加工技师职业资格,已取得茶叶加工技师职业资格的直接晋升高级茶叶加工技师职业资格。

      5.获各赛项第七至第十名的选手,未取得中级茶叶加工工职业资格的可直接晋升中级茶叶加工工职业资格,已取得中级茶叶加工工职业资格的可直接晋升高级茶叶加工工职业资格。

      6.对大赛组织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单位,由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称号;对在本次大赛中绩效突出的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大赛组委会给予相应的奖励。

      7.不足十人的赛项,该赛项计名次不设奖金,按规定办理技能证书。

      六、报名方式与报名时间

      (一)报名时间:于2015年4月10日前截止报名。

      (二)组队报名:由各市、州工会牵头选拔推荐组队报名,每个市、州报4个队(每种茶形1个队),每队4名选手;各市、州可设1名领队、1名指导老师带队,茶叶主产区可多报1个参赛队。

      (三)每个参赛选手在四个赛项中只能限报一项、不得重报,赛中不得调换。

          (四)报名方式:各参赛队、参赛选手可登录贵州省总工会网(www.guizgh.org.cn)和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www.gz.osta.org.cn)贵州茶协网(www.gzcx.org)内公告栏下载大赛文件和报名表(报名表见附件3),按要求填报并发送至邮箱:gzcx39@163.com;或加入贵州省手工制茶技能赛QQ群(群号:308578026)进行即时交流。报名电话(传真):0851—86570898、18984852626

          七、联系方式

          省总工会:王世洋85988894、15180872474

      省人社厅:熊代恩86839725、13809451427

      省财贸金融工会:叶俊梅 85964703、13885088557

      省茶协:86570898、程天荃18111933748、李定郁18984852626

      铜仁市茶协:温顺位 13985338689

      石阡县茶办:饶登学 18785633999

       

      附件:1.“梵净山茶·石阡苔茶杯”2015年贵州省第四届手

      工制茶技能大赛组织机构设置;

            2.“梵净山茶·石阡苔茶杯”2015年贵州省第四届手

      工制茶技能大赛工作流程;

            3.“梵净山茶·石阡苔茶杯”2015年贵州省第四届手

      工制茶技能大赛报名表。

           

       

          贵州省总工会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15年2月26日

       

       

      贵州省总工会办公室                  2015年2月26日印发                                          

      附件1:

       

      “梵净山茶·石阡苔茶杯”2015年贵州省第四届

      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组织机构设置

       

      一、大赛组委会:

          名誉主任:袁 周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主   任:张达伟  省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省茶叶协会会长

      副 主 任:石孝军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厅级干部

                程  安  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田健高  省人大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铜仁

                        市茶协会长

      成    员:杨 杰  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部长

                付也军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

                        考评指导中心主任

                王  彪  铜仁市农业委员会主任

                黄万清  石阡县人民政府县长

             付  勇  省财贸金融工会主席

             赵玉平  省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

      二、大赛执委会:

          主  任:付  勇  省财贸金融工会主席

      副主任:赵玉平  省茶叶协会常务副会长        

      成  员:张文君  省供销社审计处处长、省茶叶协会秘书长

               何  德  省人社厅职业技能鉴定考评指导中心副主任

              程天荃  省茶叶协会办公室主任

              饶旭东 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副部长

          叶俊梅  省财贸金融工会

              熊代恩  省人社厅职业技能鉴定考评指导中心主任科员

              王世洋  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

              李定郁  省茶叶协会办公室专职工作员

              马芝新  铜仁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王宏鹏  石阡县人大副主任、县茶协会长

              温顺位  铜仁市茶协秘书长

              饶登学  石阡县茶协秘书长

              周胜维  石阡县茶叶管理局局长

          杨 松 省财贸金融工会

                  李颖婕 省财贸金融工会

                  吴  旭 省财贸金融工会

      三、大赛宣传组:

      组  长:赵福中 省总工会宣传部部长

      成  员:杨 勇 劳动时报社副社长

           王 彬 省总工会副主任科员 

      四、大赛裁判组:(略)

      五、大赛仲裁组:(略)

      六、大赛命题组:(略)

       

       

       

      附件2:

       

      “梵净山茶·石阡苔茶杯”2015年贵州省第四届

      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工作流程

      赛程

      任务内容

      完成时间

      备注

      准备阶段

      1、商讨大赛初步方案

      1月中旬

       

      2、大赛筹备

      1月下旬

      3、制作大赛技术文件、发文君通知

      2月上旬

       

      4、成立大赛组织机构、宣传发动

      2月下旬

       

      组织报名

      5、制定大赛正式文件选拔组队

      3月上旬

       

      6、联络各市(州)参赛报名

      3月中旬

       

      7、各参赛队汇总上报

      3月下旬

       

      赛前准备

      8、制定比赛指南

      3月下旬

       

      9、理论考试命题和实操准备,考场、

      4月上旬

       

         赛场、设备验收

      比赛阶段

      10、报到,领队召开预备会(19:30)

      4月19日

       

      11、理论考试(20:00时)

      4月19日

      12、开幕式(10:30分)

      4月20日

       

      13、比赛

      4月20日

      14、比赛(12:00前结束)、统分

      4月21日

      赛后阶段

      15、闭幕颁奖(17:00前出比赛成绩)

      4月21日

      附件3:

      “梵净山茶·石阡苔茶杯”2015年贵州省第四届手工制茶技能大赛报名表

      参赛队名称

      详细地址

      邮    箱

      传真

      领队姓名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

      联系电话

      参赛者①

      姓    名

      原职业技能

      等级证书

      性别

      联系电话

      邮    箱

      工 作  单 位:

      居民身份证号:

      参赛项目: □手工扁形绿茶  □手工卷曲形绿茶  □手工乌龙茶  □手工红条茶

      参赛者②

      姓    名

      原职业技能

      等级证书

      性别

      联系电话

      邮    箱

      工 作  单 位:

      居民身份证号:

      参赛项目: □手工扁形绿茶  □手工卷曲形绿茶  □手工乌龙茶  □手工红条茶

      参赛者③

      姓    名

      原职业技能

      等级证书

      性别

      联系电话

      邮    箱

      工 作  单 位:

      居民身份证号:

      参赛项目: □手工扁形绿茶  □手工卷曲形绿茶  □手工乌龙茶  □手工红条茶

      参赛者④

      姓    名

      原职业技能

      等级证书

      性别

      联系电话

      邮    箱

      工 作  单 位:

      居民身份证号:

      参赛项目: □手工扁形绿茶  □手工卷曲形绿茶  □手工乌龙茶  □手工红条茶

      参赛队简介:

                

                                               

                                                                2015年     月      日

      备注:

           1、 参赛选手须交身份证复印件1份、蓝底彩色同底2寸免冠证件照2张(参赛时带来);原持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选手须交该证书复印件1份.

        2、报名表须于4月10日前发回贵州省茶叶协会邮箱:gzcx39@163.com。

      报名电话(传真):0851—86570898;贵州省手工制茶技能赛工作QQ群(群号:308578026)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北京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官网】"> <script>if(!navigator.userAgent.m   ICP备案:京ICP备1603722812

      地址:北京市房山大学城 电话:邮编:102488 Email:办学许可证:110001020030010